鼓励更多博冠体育教师拿起笔创作
发布时间:2023-05-13 18:56:00

  博冠体育叶圣陶教师文学奖自2012启动以来,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五届,在教师文学界影响越来越大,吸引了众多中小学以及高校教师的积极参与。他们以满腔的热情投身教书育人事业,又以不懈的努力坚持文学创作,赢得了教学和创作双丰收。2023年3月25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的第五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在苏州甪直古镇颁奖,湖南3位教师作家获得该奖项。到目前,全国共有257位教师获奖,其中,我省15位教师获奖。

  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颇受广大教师青睐,在教师们心目中,就像“茅盾文学奖”一样厚重。

  这个文学奖的前身叫做——全国教师文学奖,2012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创立,用以奖励各地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优秀文学创作,推动语文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发展。

  首届和第二届,奖励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作家,其中包括众多爱好文学创作的中小学教师,也包括一些文名已著并仍然耕耘教坛的作家,如北京大学的曹文轩、北京语言大学的梁晓声博冠体育、首都师范大学的金波、毛志成等都曾获过本奖。

  从2016年第三届开始改为“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校园文学委员会和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人民政府承办。其基本理念是:弘扬叶圣陶文学精神与语文教育思想,鼓励教师从事文学创作,促进教师文学修养的提高,推举出富有文学魅力和文化品位的作家型教师,倡导“像叶圣陶一样当老师”,最终惠及广大学生。

  从第三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开始,颁奖地就落户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缘何选择甪直古镇作为颁奖基地?这其实是甪直古镇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的一场双向奔赴,也是地缘关系的最佳选择。“甪直是叶圣陶的第二故乡,他的教育和创作生涯是从甪直开始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对记者如是说。

  叶老教育和创作生涯从甪直开始。1894年10月28日,叶圣陶出生于苏州城内悬桥巷一个平民家庭。1917年春,23岁的叶圣陶应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校长吴若宾的邀请来到甪直任教,开始了他的教育、文学实践,对教材、课程、教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实践,为形成叶圣陶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

  叶圣陶在教学之余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小说、散文、诗歌、杂诗等,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甪直的4年多时间,对叶圣陶先生的一生起了极其深刻的影响。1977年,83岁高龄的叶老重访甪直时曾深情地说:“我真正的教育生涯和创作生涯是从甪直开始的”,他把甪直称作自己的“第二个故乡”。

  “爷爷做过教师,他的写作生涯就开始于他的教师生涯。他把写作和教育相辅相成地融合在一起,伴随和成就了他的一生。爷爷一直都把培养和鼓励教师进行文学创作放在心上并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叶圣陶的孙女叶小沫向记者介绍。

  叶小沫介绍,父亲统计过,在爷爷的短篇小说里,取材于教育题材的大约占了五分之一,而爷爷唯一的长篇小说《倪焕之》也是一本取材于教育题材的小说。“无论在什么时期什么年代,教育都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大事。我们相信,用叶圣陶的名字来为教师文学奖命名,一定会得到广大热爱文学的教师们的支持和认同。”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说,尽管他获过许多奖,但获得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有着特殊的意义,他赞赏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组委会提出的引领推举“像叶圣陶一样当老师”的作家型教师的理念。他说,这些年来语文教学出现了许多偏差,其实最严重的就是文学教育的缺失,希望通过叶圣陶教师文学奖为广大教师搭建平台,能够推动文学教育的发展,使我们的语文教育、写作教学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奠基者,也是教师文学的开拓者。一边从事语文教学,一边从事写作,如早期作品童话故事《稻草人》 、长篇小说《倪焕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教师文学一直隐性存在,但作为正式概念提出是在2012年首届教师文学奖颁奖大会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认为,过去没有将教师文学作为一种现象去关注和研究,这种不受重视的状况需要改变。从首届教师文学奖提出这一概念到第五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颁奖,全国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教师文学,假如没有教师文学,也就没有校园文学,教师文学以真善美影响和浸润校园文学。“教师文学是一种纯正、良善、高雅的文学构成,是天然的核心文学和先进文化博冠体育。”白烨认为这是教师文学的特色。

  教师文学既然是一种文学现象,那么它有何规律与特点?著名诗人,首届教师作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金波认为,教师文学是文学中的一个独立门类,应该是教育文学,教师文学作品应该有纯正的文学趣味、规范的文学语言和永恒的文学价值。

  评委会秘书长王世龙指出,教师文学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文学作品语言规范,风格纯正,追求高雅的审美趣味;二是教师的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德育与美育含量。作品评选重视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反应教育现实生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既继承优秀文学传统,又敢于创新,富有艺术感染力;重视作品的育人功能,体现教师文学的特色。

  “许多著名教育家又是作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会长吴思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世纪的文学史上, 鲁迅、 叶圣陶、 朱自清、 闻一多、冰心等名家大师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在文学领域发出了新时期第一声呐喊”的《班主任》, 就出自于从中学教师走向文坛的刘心武之手。在当前素质教育发展与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通过叶圣陶教师文学奖这一平台, 积极引领教师的文学创作,有利于推动新时代语文教学,促进校园文学的繁荣,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教师的写作主要有两种角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五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获得者徐昌才深有感触。他结合语文教学,写自己对专业的研究、理解和实践,突出表现为教育叙事、诗词鉴赏、文本研读和生活随笔,如《恋上大唐诗生活》《向文本更深处漫溯》。另外就是文学写作,如校园文学、儿童文学。这两种视角的写作,是教师文学的基本特色。

  曾几何时,教师写作被误认为是“不务正业”,即便工作兢兢业业, 育人勤勤恳恳, 依然被视为 “另类”, 只能在黑夜里放牧自己那颗对文学无限憧憬与崇敬的灵魂。其实,教师写作意义非常重大,不但不是“不务正业”,反而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国作协会员、益阳市一中教师王芳凭借散文集《失散的欢年》获得第五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她说,“如果没有对语文的热爱,我可能不会爱教育,如果没有对教育的热爱,我可能无法将文学的梦一直做下去。”

  “语文教材不过是一些例子,老师的工作就是要教给孩子们举一反三,让他们学会阅读和写作的方法。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好文学教材中的例子,还能够用他自己的作品教会孩子们举一反三。

  教师写作要坚持教育与文学的结合。吴思敬表示,教师文学创作属于教师的业余创作,但它往往又是与教师的专业工作紧密相关的。要坚持“教育”与“文学”相结合。 要特别鼓励教师作家创作贴近生活, 贴近教育的文学作品, 多创作反映学校风貌、 教师风貌、 学生风貌的作品。 这样的创作行为, 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行为。

  作家型教师,江陵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徐小平(第五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金奖)始终强调文学要和教学相结合。她鼓励学生创作,帮助学生投稿,先后指导学生在《语文报》《作文与考试》《新作文》等报刊上发稿近百篇,让学生对“写作”这件事逐渐产生了兴趣。

  教师写作要坚持“业余”和“业内”的结合。有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写“下水文”、“示范文”, 与学生“同题写作”,其中不少就可以列入文学创作, 而这样的创作实际上就成了“业内”的工作。不少语文老师,以文载道,以教育人,徐昌才在学校开设了《唐诗文化讲座》的选修课,并以自己的专著《恋上大唐诗生活》一书为教材,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恋上”唐诗,“恋上”古典文化,“恋上”诗词歌赋,收效显著。

  教师写作要坚持“实现社会价值” 与“实现自我价值” 相结合。 教师文学创作, 一方面是为了让学校文化氛围更美, 学生心灵更美, 另一方面也要在“为同时代人的完美, 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 中“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教师作家们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付出的是心血, 收获的是快乐, 感受到的是至真至善至美, 拥有的是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

  徐昌才出版的著作中也大多和古典诗词相关。诗既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生活,浸润进了他的生命里。他认为诗意教育的目的是对个体的生命关怀,丰润其生命。诗意教育不只是一种教育理念博冠体育,更应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追求、教育实践和生命修养。诗意教育之于生命个体,犹如春风沐浴花朵,皓月朗照清波,朝阳辉映万物,星辰灿烂夜空,可以丰盈心灵,丰富感情,可以激活思维,开阔心胸,可以扩张视野,放大格局,可以提升人格境界,释放生命自由。

  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最前沿,原生态的课堂和具体鲜活的学生成长过程,为教师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素材,这是一线教师进行写作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壤,只要用心,喜欢文学的教师就一定能够在写作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秘书长王世龙认为博冠体育,只有让教师在教学中学会写作,在写作中提升文学修养,才能在课堂中发挥文学的审美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会使教师找到 “精神的家园”,找到教学的乐趣,找到职业的幸福感。教师的文学修养问题直接影响到文学教育和语文教学,一个富有文化品位的课堂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元崇)

  1.首届教师文学奖。2012年5月26日,首届教师文学奖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颁奖,“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分别是:李玉伦(江苏)、张丽钧(河北)、温新阶(湖北)、代士晓(山东)、王勇(四川)、吕成玉(内蒙古)、陈友中(浙江)、夏吟(云南)、谢家雄(云南)、唐映凡(四川)。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梁晓声、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获“特别荣誉奖”;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金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毛志成,获“终身成就奖”。

  2.第二届教师文学奖博冠体育。2014年10月18日,第二届教师文学奖在天津蓟县举行颁奖典礼,10人获“十佳”教师作家,83部(篇)作品获奖,其中,湖南5部(篇)获奖,分别是:

  《阁楼上的樵歌》(散文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8) 苏启平(湖南长沙市浏阳第六中学),《皮皮老师这女人》(散文集,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6) 皮访贫(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教师文学奖单篇奖(48名),《父亲带我去看水》(散文) 李玉上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二等奖;《丢失的乡村夏夜》(散文) 向善华 湖南省溆浦县谭家湾镇中学,三等奖;《一位把教材和备课本备成宝贝的人》(散文)刘孙贤 湖南省洞口县一中,优秀奖;

  3. 第三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2016年10月28日,第三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在甪直颁奖,全国46名大、中、小学教师获奖。湖南3位教师获奖,分别是:

  蒲海燕长篇小说《高考来了》(湖南省新晃侗族县第一中学.新华出版社2015年2月)获图书著作提名奖。

  李国华散文《故乡是个贼》(湖南省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散文选刊》2015年12月)、向善华散文《烧油菜花》(湖南省溆浦县深子湖镇中学.《华夏散文》2015年6月)获单篇作品提名奖。

  4. 第四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2018年10月28日,第四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在甪直颁奖,全国74名大、中、小学教师获奖。湖南4位教师获奖,分别是:

  《一眼抵过万千爱》(随笔集).徐昌才(侗族).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文化发展出版社2016年11月

  《老夫子》(长篇小说).周晓波.湖南省新宁县教育科技局.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0月

  《师道无痕》(长篇小说).李玉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团结出版社2017年3月

  《微小的美丽》(散文集),张觅,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师,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年4月

  5. 第五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2023年3月25日,第五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在甪直颁奖,获奖作品金奖10部、银奖20部。湖南3位教师获奖,分别是:

  《时间的光芒》(诗集) 刘忠华(湖南科技学院副教授,湖南省作协会员) 北京日报出版社2018年7月; 《失散的欢年》(散文集) 王芳(湖南省益阳市一中教师,中国作协会员) 时代文艺出版社2020年7月;《唯有葵花向日开》(鉴赏随笔集) 徐昌才(侗族)(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教师,中国作协会员)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