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冠体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齐河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建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教育改革工作专班,提出“四应三最”教育发展理念——孩子应上尽上、教师应招尽招、学校应建尽建、待遇应保尽保,最好的位置建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最好的建筑是教学楼,全力推动县域内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全学段优质均衡、全面发展,积极探索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县域路径、齐河方案,高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开学之际,希望同学们立鸿鹄之志,展骐骥之跃。”9月1日,在新启用的齐河县第一中学生态城校区,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焦毅鼓励学生们,在新的环境里立大志向,为理想而奋斗。作为全县投资最大的学校,生态城校区投资18亿元,占地530亩,地处黄河国际生态城核心地带,是齐河县践行“四应三最”、探索县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是当前教育最大的任务。要坚持‘四应三最’理念不动摇,深入思考‘如何把在校的近十万名学生培养成赢得未来的人才’这个重大命题,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打造学子就学的首选地、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高地博冠体育、高素质教育人才的聚集地。”县委书记孙修炜的讲话掷地有声,齐河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措施扎实有力。
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早在2021年,齐河就提出了“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和“四应三最”教育发展理念,在德州市率先提出“全域教育优质均衡”目标,率先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出台《齐河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十条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硬件建设、教师招聘、待遇保障等方面全面发力,拉开了全域、全学段、全面优质均衡发展的大幕,县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2022年度全省群众满意度测评中,齐河县基础教育排名较上年提升23个位次,文体生活排名较上年提升25个名次,稳居全市第一,两项位列全省第十位。
“当我告诉家人公办幼儿园摇号中签时博冠体育,全家都兴奋极了,比过年还开心。”市民陶书梅回忆起三年前在各方代表公证监督并全程录像的情况下参加幼儿园摇号的场景,依然带着几分激动。
齐河县结合城乡发展需要、未来增量需求及“四应三最”理念,修订完善《齐河县教育布局专项规划(2018-2035)》,制定并实施“2021-2023年学校建设三年攻坚计划”,2021年6月,当地重点教育工程开工以来,已建成投用19处中小学、幼儿园,今年新建续建16处,总投资41.7亿,可增加学位43920个,着力构建起“十分钟社区教育圈”,如今的市民为孩子办理入托,再也不用摇号了。
——近两年,齐河建成投用13处公办、普惠幼儿园,在建幼儿园5处,共增加学位6000个,真正破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难题,开创了不设置招生条件博冠体育,按照家长意愿入园的“幼有善育”新局面。
——今年,齐河一中两个校区共招生3998人,县职业中专完成招生2300余人,全县初中毕业生全部实现高中段教育“愿读尽读,应上尽上”。
——抢抓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发展机遇,引进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和德州德瑞智能工程职业学院,启动齐河职专扩建项目,项目完成后学校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新增17.75万平方米)、招生规模达1万人,助力打造省内一流的现代化职教名校,为齐河孩子增扩了成长成才的途径。
“看着家乡的孩子们每天茁壮成长,我教学的劲头就更足了!”杨蕾是齐河县职业中专生物老师,2021年9月份通过县里的人才回引政策从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回到了齐河任教。
高标准的学校建起来了,优秀老师哪里来?齐河县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改革工作专班带领下,大力实施“2021-2023年教育人才三年助力计划”,2021年以来累计招聘教师人数近3200人,为新建学校提前配齐任课教师,为全县学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今年我们新分配来69名教师,这三年共分配新教师249名,满足了我们二幼五个园区的教师需求。”县机关第二幼儿园负责人张建霞说。
“遵循教师‘应招尽招’的理念,齐河每年招聘教师千人左右,极大吸引了周边地市优秀人才。回引外地在编教师100多人,其中不乏高校教师、名师优师。”县教体局教师工作股负责人王亚林介绍,目前,山东其他15地市几乎都有人员参与齐河教师招聘博冠体育,今年新招聘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外地人。人才来投,使得齐河打造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梯队完善、素质出色的教师队伍。
多层次强化教师人才队伍建设。齐河县教体局重点实施“六名工程”(名师、名校、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研员、名学科带头人)和“青蓝工程”,打造名校标杆,推进师徒结对,做到以强带弱、以老带新、共同提高。同时,健全后备干部培养体系,面向学校广泛开展中青年干部的选拔、培养,搭建挂职锻炼、跟岗学习平台,定期考核评议、动态调整,着力构建能力全面、梯度合理、数量充足的教体系统后备干部队伍,为全县教育发展提供“后劲”支撑。
25岁的杨亚萍通过县里的“人才回引”政策回到了家乡齐河,目前是县第三实验小学语文老师。“相对于外地,我们齐河教师待遇更好。”她告诉记者,现在的工作荣誉感和幸福感非常强。在教育领域,齐河县做到了“应保尽保”。上半年,公共财政预算安排教育经费4.86亿元,教育投入总额全市第一。
实施校园安全综合保障工程。每年投资3000多万元,为中小学、幼儿园配齐专职保安535名、消管66名、校医134名。“即使在齐河最偏远的学校,专职保安配备、校园封闭化管理、一键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护学岗设置,我们也都做到了百分百的覆盖。”县教体局安全股负责人顾宪坤强调,专职保安均为50岁以下且经过专业训练,“我们尽全力保护齐河师生的在校安全。”
实施教育惠民工程。落实课后延时服务财政经费保障,服务覆盖全县75所公办中小学,受益学生5.5万名。免费为学生配备午休垫、护眼灯,高标准建设中央大厨房,为城区17所学校1.2万名学生提供校内午餐服务。目前,齐河县151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对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午休服务,受益学生7.1万余人。在全市率先开通校园公交“微循环”,日均免费接送学生3000余名,解决了上放学接送难题。
致力于教育全域均衡发展,持续提升乡村教师待遇,补贴基数由700元提高至1200元,让乡村教师更加安心。大力建设教师周转房,投资1.9亿余元,在城区建设教师公寓2.48万平方米,在8个乡镇建设了总计3.7万平方米的教师周转房,解决了全县2500名教师的后顾之忧。胡官屯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王敬说:“有了周转房,就再也不用奔波在路上了。休息更充分,教学更有干劲了。”
健全师生权益保障体系。2021年9月9日,齐河县成立“大义齐河教育基金”,整合县域行业爱心救助资金1097万元,已帮扶困难师生577人。
“应保尽保”就是要在方方面面都创造有利条件,让师生满意,促进齐河教育高质量发展。齐河上下已达成如是共识。
今年是德州“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齐河县教体局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中心所在、重中之重,不断强化教学质量生命线意识,“质量立校、质量立身、质量立业”意识深入人心、氛围日趋浓厚。
突出用人“指挥棒”。坚持成绩导向、正向激励的原则,将教育教学成绩、综合督导成绩与干部进退留转、教师的评优晋级及职称评聘挂钩。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让位,让成绩导向在干部调整中发挥作用更明显。“‘千方百计抓教学、凝心聚力提质量’是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工作的殷切期望,是齐河老百姓对教育工作的热切盼望。”县政协党组成员,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锐说,所有的主任、书记、校(园)长,要全部下沉一线抓教学,把精力用在主责主业上,既要当好管理者,又要当好教育者,带头转作风、强教风、树学风,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强化教研“助推器”博冠体育。实施强课提质行动,在全县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三年过关行动,每年开展不同主题的全县集体教研活动和教学能力比赛。县教科研中心推行教研人员“3+2”驻校教研机制,全体教研人员每周3天在原单位上班、2天在学校上班。
树立创新机制“风向标”。为全力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齐河县摸索建立了学前教育“四个一”工作机制(制定一个实施方案,建立一套工作制度,成立一支科研团队,构建一套课程体系),依托省级学前游戏教育实验区、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和省级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三区共建”,实现了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由“外部组织推动”向“内部课程改革”的转变。
改革特殊教育办学理念。与济南大学合作办学,深化“普特融合”、随班就读,创新“1+N”“康教融合”特色课程体系。组织随班就读巡回指导活动,全县300余名随班就读资源教师业务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2021年齐河县成功创建山东省教育厅随班就读工作首批示范区。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最广泛的社会事业,也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长远支撑。”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光春表示,全县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不断提高全县教育水平,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抓手,对标先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县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齐河路径”。